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建思政 > 思政工作 > 正文

相关推荐

新论:许党报国,教书育人

发布时间:2019-05-02文章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  浏览次数:

作者:郭 杰

红色的青春记忆,无上的奋斗荣光。100年前的5月4日,在北京爆发了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北京汇文中学亲历了这段光辉岁月。回望峥嵘百年,感慨沧桑巨变,我们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更要努力从五四精神中汲取宝贵的思想养分,化作许党报国、教书育人的不竭动力。

牢记五四历史,加强对党史和国史的研究,才能在沉思与对话中,获得前进的方向感与原动力。在当年的五四运动中,汇文中学共有80余名学子参加了活动。那一刻,一所学校的命运和民族国家的前途交汇在一起。今天,从马克思主义的大历史观出发,进一步把资料搜集好、文物保存好,分类整理、系统研究、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保护和展示留存的史料,不仅为后人追思先贤、涵养情怀提供鲜活教材,亦是追问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精神的时代价值的重要途径。

爱国情怀最动人,时时催人奋进。爱国,是五四精神的核心内容。和平年代,虽然看不到刀光剑影、流血牺牲,但勇做时代先锋的拼搏精神和担当意识不应淡化。青年教师和莘莘学子对建功成才、健康成长的追求,离不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离不开无惧牺牲、敢于献身的使命感,离不开奋勇争先、不甘人后的荣誉感,而这些都牢牢根植于爱国主义精神。面向未来,唯有激励大家爱祖国、爱科学、爱劳动,把远大理想和脚踏实地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结合起来,为中国梦汇聚更为强大的青春正能量,广大青年学生才能做出无愧先辈的回答。

党的事业离不开青年,青年学生的成长更离不开党。新中国成立之初,工人作家吴运铎为我们做了《把一切献给党》的报告。从那时起,被英雄感染的同学们创建了“吴运铎班”,延续至今。青年学生的爱国情怀,与爱党、爱社会主义密不可分。追梦青春,追的是中国梦。历史与现实表明,党对青年工作的领导越坚强,青年学生越能充分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的作用。正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须加强自身政治建设,紧紧扣住“培养什么人”这个问题,在三尺讲台上守住阵地,强化对广大青年的政治引领,引导广大青年自觉坚持党的领导,听党话、跟党走。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关心青年、服务青年,关爱学生、教育学生,带领他们一生一世跟党走,把个人的愿景融入复兴的伟业,“勇做走在时代前面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创造活力之中国、现代之中国、繁荣之中国,在推动历史发展中实现青春的价值,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对五四运动最好的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