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资讯 > 正文

相关推荐

张洪昌: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

发布时间:2024-09-08文章来源 :贵阳日报  浏览次数: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着眼于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发挥企业在产学研深度融合中的主导作用,是适应跨领域、多元主体、相互渗透、交叉融合的科技创新趋势的必然要求。我们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高效配置创新要素资源,组建企业主导的创新联合体,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中贡献科技力量。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提升企业在国家科技创新决策中的参与度。积极参与国家科技创新决策,有效提升企业在科技创新决策方面的主体地位,推动企业研发目标与国家发展目标深度融合。一是引导科技型骨干企业发挥支撑引领作用。支持企业主动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国家创新战略顶层设计和宏观决策积极建言献策。二是持续跟踪国内外科技创新路径与产学研融合措施。鼓励创新性企业先行先试,为更多的企业更深层次、更大范围参与重大科学基金、重大科技项目奠定坚实基础。三是推动大企业开放供应链资源。支持优强科技企业构建开放合作的供应链新生态,吸引中小微企业积极参与,凝聚企业强大合力,提高企业在科技项目设计与决策中的参与度和话语权。

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企业要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必须在基础研究与新技术研发方面下功夫,持续加大重点领域的研发投入力度。一是财政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明确细化激励条例,针对新形势新变化不断完善财政扶持措施。企业科技创新的财政支持可以分环节、分阶段,实施针对性的投入力度,尤其要健全针对高成长初创科技型企业的科技风险投资体系。二是税收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进一步完善和贯彻落实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进一步落实对科技研发投入强度高、科技创新突出的科技型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让政策红利高效直达创新主体。三是金融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大金融支持创新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发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科技保险等科技金融产品,加大科创企业的上市培育辅导。

高效配置创新要素资源

推动创新要素向优质企业聚集。创新要素包括技术、资金、人才等,引导这些要素资源向优质企业倾斜,促进创新要素资源从低效率领域向高效率领域流动。一是强化技术要素配置。以项目带动技术资源汇聚,围绕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产业转型等重点、重大项目开展技术升级,破除制约技术要素自由流动机制体制障碍,实现技术要素配置高效公平。二是强化资金要素配置。建立科学评价体系,设立科技创新专项资金,提升企业科技投入效能,引导金融机构、社会资本支持中小微科技型优质企业发展,解决其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壮大耐心资本,进一步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三是强化人才要素配置。支持企业加强人才储备,鼓励企业使用奖金、股权激励等方法,留住科技型人才,保障科技人才权益。赋予科技型领军人才及其团队更多的自主权,吸引更多有能力、有想法的人才投入到创新研发中,提升企业创新活跃度。

通过知识产权引导创新要素资源高效配置。知识产权具有法律、技术和资源属性,以知识产权为核心配置创新要素资源符合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一是完善知识产权制度。建立健全高效的知识产权综合管理体制,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发挥市场竞争机制功能,助推创新要素资源配置优化。二是严格保护知识产权。实行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提高知识产权审查的质量和效率,提高违法成本,震慑违法侵权行为。三是促进知识产权运营和转化。建立健全知识产权运营中心,遵循市场规则建设运营重点产业专利池,推动专利产业化,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组建企业主导的创新联合体

大力培育科技领军企业。科技领军企业具有强大的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引领行业技术进步,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一是构建梯次培育体系。建立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到高新技术企业,再到科技创新领军企业的完整梯次培育体系,研究优化科技领军企业的定位与布局,建立和完善科技领军企业标准。二是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针对重点行业领域的关键短板弱项,围绕产业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瓶颈,围绕场景拓展行业应用领域,提升科技领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采用“揭榜挂帅”等方式,鼓励企业与高校院所紧密联系,围绕特定领域开展关键技术联合攻关。三是支持科技领军企业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关键领域,支持科技领军企业超前部署,加快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研发布局,加快产出原创性、突破性、引领性重大科技成果。

完善多元主体合作机制。健全企业主导的创新联合体的合作机制,有效整合创新资源,为产学研深度融合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一是完善科研协同机制。建立健全多元主体的科研协同机制,突破企业边界,整合创新资源。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以及政府部门的知识交换共享,有效统筹多元主体的科技力量,提升协同攻关效率。二是优化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制定明确的科研战略规划,建立有效的科研组织体系,优化科研平台运行,完善评价激励措施,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高效的组织机制和治理模式。三是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加强多元主体的互动交流,畅通沟通渠道,实现真正的“沟通无障碍”。组织技术推广、技术培训、学术交流等活动,促进创新联合体内科技人员交流互动。

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完善科技成果评价体系。科技成果评价关系到后续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与高效运用,应准确客观评价科技成果价值。一是优化科技评价体系。改革科技评价体系,强调质量和绩效导向,引导科研活动向实际应用倾斜。二是从多维度、多层次、差别化三个方面,健全科技成果分类评价机制。通过构建政府、社会组织、企业、金融机构等多方共同参与的多元评价体系,全面真实反映科技成果的创新水平和转化应用绩效,以及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贡献程度。三是提升科技成果评价的“三性”。不断完善中长期评价、后评价和成果回溯评价,以提升科技成果评价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可用性。

畅通科技成果转化渠道。打通产学研“最后一公里”,让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进入生产线,变成生产力,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和成功率。一是发挥线上线下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作用。通过线上线下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实现科技成果供需双方有效对接,促进科技成果的高效转化。二是加快构建现代化中试平台体系。布局一批概念验证中心,推动科技成果规模验证,有效降低企业应用科技成果的风险和成本,推动科技成果从科研人员的“抽屉”进入工厂的生产线。三是激发科研人员科技成果转化热情。在收益分配、职称评定、岗位聘任、绩效考核等关键领域创新激励机制,突出激励导向,破除科技成果转化梗阻,调动科研人员成果转化积极性,以结果导向推动科技成果高水平转化。

(作者张洪昌系贵州财经大学副研究员、贵州黔兴高校智库联盟副秘书长;刘雪琴系贵州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本文系贵州财经大学校级科研项目〔2024ZXSY244〕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