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绿色成果 > 特色文化产业 > 正文

相关推荐

【发展资讯】天桥演艺区:传承民俗文化,打造世界舞台

发布时间:2019-06-14文章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  浏览次数:

【发展资讯】天桥演艺区:传承民俗文化,打造世界舞台

发布时间:2019-06-14文章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 浏览次数:96

天桥演艺区

“酒旗戏鼓天桥市,多少游人不忆家。”天桥,北京人耳熟能详的地标性区域,20世纪初全国民俗文化的聚集之地。如今,天桥演艺区,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的艺术高地,依然为人们熟知与喜爱。

北京民俗文化的发源之地

追溯起北京的历史来,天桥是其中不可绕过的重要部分。天桥是老北京传统民俗文化的发源地,平民文化的舞台,民间艺术家的摇篮。

天桥位于北京城中轴线上,处于老北京中心城区,最早可以追溯到七百年前的元代。明清时期,天桥成为了天子郊际于天坛、先农坛和围猎南苑时的必经御路、专属之桥,“天桥”之名也因此得来。

清末民初,天桥变成了北京颇负盛名的市井繁荣之地,许多民间艺术家在这里辟地献艺。据记载,清末以来,在天桥献艺的戏剧、曲艺、杂技等民间艺人多达数千人。相声、抖空竹、练把式……民间三代“八大怪”艺人也在这里演绎绝活。各类曲艺演出场所伴随茶肆、酒楼、饭馆等蜂拥而起,成为了北京人欣赏民间艺术的集中场地之一。

清末民初的著名诗人易顺鼎曾经这样描述天桥的盛况:“酒旗戏鼓天桥市,多少游人不忆家。”除了民间艺术表演,民国初年,天桥建成了“新世界游艺场”和“城南游艺园”等现代游艺设施,侯宝林、新凤霞、宝善林、魏喜奎、关学增等艺术名家都在这里起步。

历史演变中,天桥虽然经历了多次改建,但作为平民娱乐场所和小商品交易地,这里上演的人间百态、数不胜数的民俗技艺都荡漾在历史长河中,见证着它的辉煌。

2015年,天桥演艺区建设逐渐成形,天桥开始以新的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天桥艺术大厦落成和天桥艺术中心开业以来,这片区域被重新赋予了演艺集聚区的使命,汇聚了国内外精品文艺演出和众多文化企业,逐渐形成了北京的文化新地标,也成为了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一大舞台。

多元演出活动的汇聚场所

天桥演艺区包含了天桥艺术中心、天桥艺术大厦、天桥剧场、中华影院等广阔的区域,占地面积2.07平方公里,以“一核两轴多片区”的规划铺开,演出场所散布在各处,形成了一个现代化的剧场群。

其中,天桥艺术中心(以下简称“艺术中心”)为天桥演艺区最主要的剧场建筑,包括四个剧场:1600座的综合性大剧场、1000座的中剧场、400座的小剧场和一个300座的多功能剧场,还有大厅和古戏楼等多个公共空间,设备设施十分完善。

天桥作为具有国际水准的首都演艺中心区,演出类型多元丰富,涵盖了音乐剧、话剧、舞蹈、秀、儿童剧、音乐会、戏曲等多种演出门类,汇聚了中央芭蕾舞团、北京杂技团、北方昆曲剧院、天桥剧场、湖广会馆等国内一流的表演团体和表演场所,吸引了大批演艺和文创企业入驻。

2015年11月,艺术中心正式开幕,来自国内外的众多顶尖艺术家在此上演了约27个剧目的约170场演出。其中,开幕大戏是被称为世界四大音乐剧之首的《剧院魅影》,演出期间场场爆满,一票难求,在艺术中心1600座的大剧场连续演出了64场。

在这里,不仅有名角大腕的经典之作,也有年轻导演的新锐作品;有国外引进的多元化剧目,也有国内的优秀原创作品。不同种类、不同题材的剧目在此上演,打造了独特的天桥艺术生活圈。

艺术中心开业以来,打造了音乐剧梦工厂、时光印记、都市节拍、天桥艺聚、精彩中国、夏日狂欢、音乐无界、前沿经典八大演出系列,涉及了原创音乐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艺术、流行演唱会、儿童剧目等多个领域。

今年,天桥演艺区引进了百老汇音乐剧《芝加哥》、《长靴皇后》,音乐剧《妈妈咪呀!》(中文版)和《周日恋曲》,原创歌剧《马可•波罗》、《灰姑娘》等剧目。

同时,艺术中心还积极开发原创剧目,不断推动《北京法源寺》、《网子》等精品自营剧目巡演,加快制作首部独立制作音乐剧《杨月楼》和联合制作话剧《老舍赶集》,创排跨界光影戏《天桥映像》、《皮影城堡》等自制剧。

提供多样公共文化的百姓剧场

天桥演艺区作为北京城的文化地标,不仅仅有着丰富多样的商业化演出,同时还承载了众多公共文化职能,给周边居民乃至整个北京市的市民以不一样的文化体验。

艺术中心秉承着做“百姓的剧场”的理念,旨在让更多的市民走进艺术的殿堂。因而在提供国内外高品质演出内容的同时,还维持了较低的最低票价降低观演门槛,并且在每年的周年庆期间免费对公众开放,充分鼓励市民们来天桥感受艺术氛围。

天桥坐拥着绝佳的地理位置和广阔的场地优势,是各种特色活动举办的重要平台。天桥运营团队经过两年的发展,开发出独特的品牌活动:天桥·华人春天艺术节、北京国际设计周之天桥艺生活、老舍国际艺术节和WOW世界女性艺术节等。

“老舍国际戏剧节”重点打造以老舍作品为代表的文学剧目的改编上演,在戏剧节期间,众多文学作品改编的精品剧目轮番亮相艺术中心的舞台,如《茶馆》、《金锁记》、《平凡的世界》等,同时举办文学戏剧相关的论坛和主题活动,丰富戏剧节的主旨内涵。

去年落地天桥的“WOW世界女性艺术节”,是全球范围内观众人数最多、涉及城市最广的艺术节之一,届时举办演讲、对谈、表演、音乐会和展览等活动,探讨女性热点话题,让人们感受多元艺术形式所带来的正能量。

除演艺活动外,天桥还在今年开幕了印象天桥博物馆。博物馆位于天桥艺术中心的地下一层,市民可以详细了解天桥的历史变迁、民俗文化等内容,体验互动项目,使公众通过不同方式了解天桥,也传承天桥的文化内涵。

未来,天桥演艺区将继续奉行“北京的天桥,世界的舞台”的理念,继续打造视听演艺的盛宴,引进精品演艺资源,传承文化的同时也为北京市民提供多样的文化服务。